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,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,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、人才集聚、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。目前,工信部已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,2022年,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,建设了18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700余家,培育创建了170多家单项冠军企业以及2200多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本文将对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地区分布、行业分布以及重点集群发展情况进行梳理,以供参考。
什么是“先进制造业集群”?
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,拥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。
从2019年开始,工信部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,通过集群竞赛的方式,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等重点领域,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45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。针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,工信部将实施专项发展行动、支持集群内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、强化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等举措,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优胜者将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,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。
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被认为是国内最高规格的产业集群竞赛,代表着国内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。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竞赛旨在通过“赛马论英雄”,从不同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中,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,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、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“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”,让它们去冲击“世界冠军”。
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分布图
据悉,2022年,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已突破20万亿元,建设了18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占全部国家级创新中心数量的70%,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700余家,培育创建了170多家单项冠军企业,以及2200多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从区域分布来看,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涉及19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、3个计划单列市,其中东部地区30个、中部地区8个、西部地区5个、东北地区2个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4个重点区域集群数量达30个,占2/3。
从省份分布来看,江苏共有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“国家队”,数量位居全国第一;其次是广东,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;排在第三位的是浙江和湖南,均拥有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。从城市分布来看,深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最多,为4家;广州、上海、长沙、东莞、佛山、成都、苏州、无锡等城市均有3家入选。
从行业分布来看,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3个、高端装备领域13个、新材料领域7个、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5个、消费品领域4个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3个。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领域制造业集群数量达到26家,占比超过一半。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优化就业、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,增强消费能力,改善消费条件,创新消费场景,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畅通经济循环,释放消费潜力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。
——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。顺应市场规律和消费趋势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提升服务质量,激发市场活力,释放潜在需求,着力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。
——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,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拓展消费新空间,打造消费新场景,丰富消费体验,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。——坚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结合。突出体现大众化、普惠性,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,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,营造便利消费、放心消费环境,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、舒适度、满意度。
来源:产业运营咨询
|